我,是一个极其不善于讲故事的人,可能因着性格内向,极少对不相熟的人开口的缘故;也可能是为着大脑的运转速度跟嘴巴的开合频率,不常在一个频道接轨,所以导致词不达意;更有极大的可能是因为每天的生活过于简单乏味,无甚可言——雷打不动的三点一线,单调平凡得犹如白开水……总之,我很少对人讲故事,尤其是关于我自己的。 而今天,你们所看到的,其实也并非完全是个故事,毕竟这不是为了博人眼球而杜撰或者道听途说胡诌来的。你们要知道像我这样较真又愚笨的人,就连说个谎都费劲儿:磕磕巴巴好容易编了上一句就怕人问下一句,恨不得自己是个哑巴,抑或找个地缝儿赶紧溜——综上可见,我就是那种打骨子里根本不存在高级智商去编纂些什么趣闻轶事逗人开怀的人。即便是有吧,以我恨不得二十四小时葛优躺的懒惰程度来说,也确实不愿意颇费心力,去损耗那些个宝贵的脑细胞们。有那码字的空闲,我真倒不如去曲艺社或脱口秀嘚吧嘚来得带劲儿。 话已至此,您各位大致也算明白了吧——我呀,就只能凭着一腔热情,直来直去地把所亲身经历过的一些颇有感触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如实讲述出来。而且这事必须是我觉得非说不可的,才艰难克服了内向的性格,拖着慵懒的身躯,斗胆冒昧地分享示众。希望走过路过的看客们能从中得到些启示。 嗯,是的,我用的是启示这个词,而不是别的。上学的时候,我们总是被迫读完一篇文章、一个故事,然后老师们就会绞尽脑汁地带我们入坑,所有那些有血有肉的真情实感不断地被“本文说明了……表达了什么……”类似的问题而骚扰着。 不,不,不,我不希望你们是这样的。因为本身这样的刻板解析,对一个认真的作品来讲,就是一种亵渎。为什么非要去解析,难道作者就不能随心所欲,就不能笔误,就不能废话?我们毕竟不是伟大的作者,仅仅是个平凡的人。很多东西因为时代、背景大不相同,所以不能真的感同身受,但至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然后遇上了一个作品阅读完,得出属于自己认知范围内的启发领悟,这样就够了。 所以我只是单纯地希望把自己在一个阶段里亲身体验到的经历过的状况,能够用极其直白又平常、人人看得懂的字眼...
开始阅读相邻推荐:给妈妈的第N封信 在酒厂当混子的那些年 沈知心傅承景小说 悠悠岁月冥冥之中 我从窟中来 捡到一只哈士奇 过气女星逆袭当影后 男友恶意值读取中 六岁金丹大佬在乡野 灵异同归 星楼逐鸢 不敢奢想的百分百吻合 从前有个鬼魔头 我在原始时代种田 【狗子】 以血之名 咱们大橘为重呀 无限轰雷之念帝 风和日丽正当时 我又和纪少吵架了